close

彗星主體稱為慧核(nucleus),裡頭主要成分是水結成的冰,外圍包覆著微塵與砂粒,慧核大小一般在數公里~數十公里左右。慧核受到陽光照射,表面會被加熱使冰昇華,並噴出氣體和微塵。

這些氣體和微塵擴散開來在慧核周圍形成稱為「慧髮(coma)」的球狀構造。慧髮與慧核構成彗星的頭部,也是發光的部分,慧髮的大小約數萬~數十萬公里,相對於慧核非常巨大。

彗星的最大特徵是有兩條長長的尾巴稱為彗尾(tail),彗尾分為白色的「塵埃尾(dust tail)」與藍色的「離子尾(ion tail)」。彗星靠近太陽被加熱而昇華所噴出的氣體和微塵在太陽光壓推擠下流動成為塵埃尾;

受到太陽放出的帶電粒子流(太陽風)吹襲則形成較直的離子尾(CO氣體的發光),其與太陽方向相反(背向太陽)。

 

彗星故鄉可能是「歐特雲(Oort cloud)」或「古柏帶(Edgeworth-Kuiper belt)」,古柏帶是由許多冰和微塵構成的小天體在天王星軌道外側呈環狀分布的區域(甜甜圈狀分布),而歐特雲是緊鄰古柏帶外側,

距離太陽約5萬~10萬天文單位的範圍內(1天文單位為地球與太陽距離約1.5億公里),小天體呈球狀分布的區域,但是歐特雲距離地球太過遙遠不曾被實際觀察到。

短於200年週期環繞太陽運行與行星沿著相同方向公轉的彗星可能來自古柏帶,長於週期200年環繞太陽運行以及不具週期性在通過太陽後就不會再度光臨的彗星則可能來自歐特雲。

彗星軌道分成橢圓軌道與拋物線軌道(雙曲線軌道),橢圓軌道最有名氣的就屬哈雷彗星(來自古柏帶),其每隔75~76年就會繞行太陽一圈,所以預計2061年會再度飛越(flyby)地球;而起源於歐特雲的艾桑彗星其軌

道是拋物線型,繞過太陽後就再也不會回歸了,其最接近太陽的日期是2013年11月29日,最接近太陽的距離是180萬公里,預估最大亮度是負13等,在觀測條件良好的天空能以肉眼看到。

 

2013年拍攝到的艾桑彗星

ISON.jpg  

 ISON-2.jpg  

 

  

 這是2011年12月觀測到的洛佛喬伊彗星其從距離太陽表面14萬公里處飛過。

Comet Lovejoy above the Andes (Part 1: 23/12/2011) from Stéphane Guisard on Vimeo.

註:等星數字愈小愈明亮,且是以對數為基礎編定的,每減少一等星則光量增加為2.5倍,若6等星光量是1則艾桑彗星的負13等為2.5的19次方。

arrow
arrow

    小比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